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143

沈瑶留了校, 而贺时, 因为此前有下乡做知青的经历, 又在沈家村被推荐入了党, 上边调查了他在沈家村的表现后, 他被分配到了t县下边的一个乡镇任了乡党委书记。

他的分配贺安民是插了手的, 和旁人不同, 他是插手把自家孩子往下压,而这,是父子俩深谈过后的结果, 也是贺时自己提出的要求。

他当年在沈家村做了半年知青,为沈家村村民实实在在做了些实事,虽说那时的目的是为了在父母那里争取自己和沈瑶的一个将来, 但很多事情真正去做了以后, 对自己不可能完全没有一点触动。

贺安民问他毕业后的想法时,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下基层, 相比较找个光鲜的单位, 他更愿意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做些事。

贺安民是看着贺时一点点成长起来的, 听到这话是真的欣慰, 玉不琢还不成器呢, 比起在市区进一个光鲜实惠的单位, 趁着年轻吃些苦头,到下边去摸爬滚打一圈这样的选择更合贺安民的心意。

t县离家不算远,不过也得转两趟车才成, 读了四年大学, 又有这样的家世,贺时跑到乡里去当个书记简直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。

没那个背景的人家就不说了,只说这大院里头,家里有点关系的,孩子要么去了部队,要么安排进某单位做了干事,哪个拎出来不是体体面面的。照他们来看,贺时可是第一届大学生,家里关系又这样硬,学校一出来就该有大好前程的,怎么着也不该是去乡镇啊。

大院里没什么秘密,贺时上班没几天,院里人就都知道了,这一片儿住的都是贺安民一个单位的,大家私下里讨论了几天得出的结论,贺安民是真不循私,人家那党性觉悟是绝对高。

时人朴实,这之后对贺安民更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尊敬,这个却是意外收获了。

夫妻俩一毕业,一家人自然没必要大院和学校家属区两边住下去了,七月份就都搬了回来,倒是沈瑶,因学校是有寒暑假的,还没正式上班呢,教职工宿舍先分了下来,她虽不住,上班时偶尔休息用倒是尽够的了,梁佩君见这样,索性把学校租的那套房子退了。

这会儿已经是1974年夏,沈瑶和王巧珍定下留下任教的消息自然是往老家说了的,王沈两家人坐到一处开了两席自家庆祝了一番。

几年过去了,沈国忠被提了副主任,王云芝也升了小组长,夫妻俩除了上班,这两年私下里没少做买卖,家底倒是攒得不薄,这时的初高中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